? ? ?材料污染與材料褐化、材料玻璃化被稱為并成為組織培養“3大殺手”。螨蟲給植物組織培養帶來的最大危害是造成接種材料的直接污染。?
????據統計,螨蟲污染一旦發生,如果采取措施不力,其材料污染率可高達70以上,甚至100%,從而使一些植物的組培研發無法進展,使前期成果付諸東流,給生產廠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
????在植物組織培養中,導致產生螨蟲污染的主要途徑有:?
????1.接種操作者(人的因素)。因為人體的皮膚與頭發通常都有可能帶有螨蟲,如果著裝不當或不講究個人衛生,通常就可能成為螨蟲發生的源頭;?
????2.植物體或外植體。植物體是植食性螨蟲的主要寄主,外植體如清晰不徹底,就會通過接種操作帶入生產車間。這也是為什么在組織培養中要求外植體制種不得與繼代接種同臺操作甚至分房間進行的最重要原因;?
????3.動物體,也就是小型昆蟲,如蒼蠅、蚊蟲、蜘蛛等帶來的污染;?
????4.其他雜物,譬如食品、藥品、紙張等,因此,要嚴格禁止各類生產人員將餐飲食品帶進組織培養生產車間。?
????
????組織培養中螨蟲污染的特征?
? ? ?組織培養中螨蟲污染同植物病害發生特征類似,有其發生發展的規律,其癥狀的表現形式,歸納起來有如下幾個特點:?
????1.污染發生的不平衡性:污染發生通常不是均衡分布,而是存在一個明顯的高污染中心區,并由該區逐漸向四周擴散,中心區處的污染明顯較低;?
????2.污染的爆發性:螨蟲導致材料污染最終是真菌污染,由于螨蟲爬行與真菌擴散的相互促進作用,致使螨蟲污染一旦發生,其擴散速度同一般真菌污染要快得多,通常在1-2天內即可布滿整個培養容器,而且往往是先出現點狀分布,之后便迅速擴大至滿杯(瓶)。?
????3.污染范圍廣:遭受螨蟲污染的容器其污染部位不僅僅分布培養基表面,往往會進一步擴散到瓶壁,再進一步擴散到容器口部,致使在瓶口處就可見明顯真菌污染。?
????4.在培養較久的材料上,可見菌落及菌絲,而且還可清晰見到絲狀或網狀物,一些污染嚴重的培養容器中,肉眼仔細辨別可見螨蟲在爬行。?
????
??? 根據上述特征,基本上可以正確辨識螨蟲污染的存在。另外,由于螨蟲活動具有顯著地避光特性,將被污染的植物材料放置在黑暗處1-2小時,然后在日光燈下仔細觀察,如果為螨蟲污染,則在杯內或瓶內能見到螨蟲爬行過的線狀痕跡。
??? 植物組織培養中螨蟲污染預防與治理方法?
????組培生產中預防螨蟲污染要把好幾個關:?
????1.做好人的工作,即做好員工個人意識培訓與個人衛生控制關。充分做好員工的產前意識培訓,讓員工充分認識組培污染及螨蟲發生與個人衛生習慣的密切聯系,培訓員工形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防止人為因素帶來的螨蟲污染。?
????2.做好環境衛生控制關,尤其要做好接種操作室的環境控制工作。嚴格禁止員工帶入與生產無關的物件,如紙張、飾件(如棉質小玩具等),更不得帶入餐點或零食,在做好常規消毒的同時,更要定期做好接種室的衛生清潔工作。?
????3.把好培植室的螨蟲控制關。既要做好常規清潔、消毒、整理工作,還要注意定期采用殺螨類藥物搽洗培植架,以預防螨蟲的發生。?
????4.把好車間材料設計關。無論是材料培植室,還是接種操作室,其房間裝修包括房門、窗戶、天花板等,其面層切忌采用木質裝飾材料,地板不得鋪墊毛料地毯,因為木材和地毯本身就是螨蟲棲身的重要場所和食料。?
????螨蟲一旦發生,可按如下步驟做好防治工作:?
????第1步:徹底做好環境衛生清潔工作,包括培植室的墻壁四周、角落、燈架、培植架體、地板的衛生清潔,做到徹底、全面,不留死角;?
????第2步:做好隔離工作,也就是要將與有螨污染或懷疑有螨污染的所有相關物品隔離,防止污染的擴散;?
????第3步:藥劑殺螨。通常采用的藥品有:阿維菌素(風雷激1200倍液),具有強烈的殺卵力和殺成螨力;2.5%華光霉素可濕性粉劑(400~1200倍液),具有殺螨、殺真菌作用;三氯殺螨醇(800~1200倍液),具有強烈的殺卵力和殺成螨力;28.3%尼克螨乳油(1500~2000倍液),具有強烈的殺卵力和殺成螨力,對害螨擊倒迅速,殘效期長。?
???
????噴藥前可將培植室關燈黑暗1-2小時,利用螨蟲的避光性以刺激螨蟲的活動。另外,如果螨蟲發生面積較大,要注意噴藥同一時間進行,以利于徹底殺死螨蟲。